摘要
在政府福利支出过高、受助者福利依赖程度严重、“积极的”社会政策思潮兴起的背景下,美国临时救助制度改变被动援助模式,由“抚养儿童贫困家庭援助计划”转变为“贫困家庭临时救助计划”。基于Howlett政策过程五阶段理论,从议程设定、政策制定、决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五个方面解析美国贫困家庭临时救助计划(TANF),结果发现:TANF中减少“福利依赖”的政策目标、“工作性福利”的项目设置、受助者及各州的工作参与要求、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就业促进救助方式、就业促进专项救助金的划拨以及联邦和州的政策实践均体现了美国临时救助的“就业促进”导向,不仅有利于缓解贫困问题,而且对减少福利依赖有积极的作用。美国临时救助的政策转向为我国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过程中科学设计临时救助理念、救助机制及具体救助方式,以及处理好临时救助与就业救助的制度衔接提供借鉴。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