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所述痿证主要表现为四肢活动出现异常,病位多在肢体和前阴。痿证因湿热之邪损伤阳气,导致筋脉失养,肢体痿躄不用;或情志失调,导致阳气功能失常而致痿躄。《黄帝内经》崇尚阳气,认为人以阳气为本。阳明体系是一个包括足阳明胃经在内,同时含有足阳明经筋和手阳明大肠经,以及脾胃、大肠、小肠的完整系统,其统络了人体内外、阴阳表里,是人体化生和输布之源。“治痿独取阳明”是《黄帝内经》提出的治疗痿证的针刺治则,取穴应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针法应采用针刺与艾灸结合的温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