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睾丸旁脂肪肉瘤(PLS)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12例PLS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对其临床、影像、病理资料、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36~80岁,平均55岁,阴囊、精索或腹股沟可扪及大小不一、质地中等偏软不规则肿块,边界清楚,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乳酸脱氢酶、甲胎蛋白、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彩超可见肿瘤组织呈不均匀实性病灶,内呈现混合回声,局灶血流信号丰富;CT检查可见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内可及索条状影,增强后部分不均匀强化,部分轻度强化;MRI检查可见病变部位长T1长T2信号影,压脂像多呈不均匀高信号影,DWI局部弥散受限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强化。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肿瘤直径平均7 cm,最大20 cm,均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11例为初次治疗,1例为局部复发后再治疗。12例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例诊断为高分化脂肪肉瘤5例、去分化脂肪肉瘤7例。随访6~73个月,平均30个月,复发率16.7%(2/12),1例死亡。结论 PLS主要临床特点为阴囊、精索或腹股沟处大小不一、质地中等偏软不规则肿块,实验室检查多为阴性,影像学检查可见不均匀实性病灶。手术切除是PLS的主要治疗方法。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