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血流感染病原菌特点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肖鸿文; 张惠桃; 熊皓; 李晓明*
来源: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8, 18(05): 461-466.
DOI:10.16718/j.1009-7708.2018.05.003

摘要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探讨死亡危险因素,为有效治疗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降低病死率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111例患者血液细菌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临床资料及预后,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1例血流感染患者血液中共培养出细菌114株,革兰阴性菌占65.8%,革兰阳性菌占34.2%;发生血流感染28 d内病死率为21.6%;通过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发现,病死率在不同中性粒细胞数(P=0.002)、D-二聚体(P=0.011)、白蛋白(P<0.001)水平中存在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二聚体升高(OR=1.36)、白蛋白降低(OR=0.83)是患者28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D-二聚体区分死亡与存活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临界诊断值为2.0 mg/L(灵敏度87.5%,特异度67.8%),白蛋白区分死亡与存活患者的AUC为0.761,临界诊断值为36.3 g/L(灵敏度83.3%,特异度51.7%)。结论血液病血流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密切关注患者D-二聚体和白蛋白水平可较为准确地评估患者预后,为合理积极的治疗提供依据,从而降低血流感染患者病死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