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沼泽湿地是大气甲烷(CH4)的重要来源,但有关亚热带亚高山沼泽湿地CH4排放的研究却鲜有报道,特别是对不同覆被类型泥炭藓沼泽湿地CH4排放量的精确估算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尚不清楚。该研究选择鄂西南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为研究区域,于2018年11月–2019年10月间,使用静态箱-气相色谱仪法原位测定3种覆被类型泥炭藓沼泽湿地CH4通量,同步记录大气和地下5 cm土壤的温度以及地下水位变化。结果表明:(1)光照下,裸露地(B)、泥炭藓(Sphagnum paluster)(S)、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P) 3种覆被类型泥炭藓沼泽湿地CH4-C通量全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012–1.372、0.022–1.474、0.027–3.385 mg·m–2·h–1;遮光处理下,B、S、P 3种覆被类型泥炭藓沼泽湿地CH4-C通量的全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012–1.372、0.009–1.839、0.017–2.484 mg·m–2·h–1,均为CH4排放源。同时,光照条件下不同覆被泥炭藓沼泽湿地CH4排放量略大于黑暗条件,但差异不明显。(2)不同覆被类型泥炭藓沼泽湿地CH4排放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即: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其中夏季CH4排放量显著大于其他季节,占全年的57%–84%。该研究发现泥炭藓沼泽湿地CH4通量均与气温和地下5 cm土壤温度极显著相关,且CH4排放量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增加,表明温度是影响泥炭藓沼泽湿地CH4排放时间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3) 3种覆被类型泥炭藓沼泽湿地的年平均和年累计CH4排放量均依次为:P>S>B,P显著大于B。该研究发现植被类型与泥炭藓沼泽湿地CH4排放量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覆被类型是影响泥炭藓沼泽湿地CH4排放量空间变异的主要因子。(4) 3种覆被类型泥炭藓沼泽湿地CH4排放量均与地下水位变化不相关。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泥炭藓沼泽湿地CH4排放规律,同时也为区域碳循环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