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正常小鼠进食量及胃排空的影响,聚焦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探讨电针"足三里"调节胃功能的中枢机制。方法:实验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选取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电针组(电针双侧"足三里",20 min/次,1次/d,连续7 d),每组12只,每组随机选取6只测定进食量及胃排空率,另外6只用在体微透析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海马谷氨酸含量。第二部分选取30只CaMKII-Cre小鼠,海马注射化学遗传抑制病毒(AAV-DIO-hM4Di-eYFP),病毒表达21 d后,随机选取3只用于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表达情况,3只用于脑片膜片钳验证病毒是否具有功能性,将剩余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电针组、化学遗传抑制病毒组和化学遗传抑制病毒+电针组,每组6只。采用脑片膜片钳技术记录比较对照组和电针组CaMKII-Cre小鼠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兴奋性;化学遗传抑制病毒组[腹腔注射氯氮平-N-氧化物(CNO)]和化学遗传抑制病毒+电针组(腹腔注射CNO+电针"足三里")用于小鼠进食量、胃排空率检测。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电针组C57BL/6小鼠进食量、胃排空率明显增加(P<0.01),海马谷氨酸含量升高(P<0.01);2)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CaMKII-Cre小鼠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兴奋性显著提高(P<0.01);3)与化学遗传抑制病毒组比较,化学遗传抑制病毒+电针组CaMKII-Cre小鼠进食量和胃排空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可以促进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激活海马中的谷氨酸能神经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