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6年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马晓薇; 冯晶; 甄若楠; 王志伟; 谢朝军; 陈建东; 李泳光; 廖鑫龙; 肖新才*
来源:疾病监测, 2018, 33(11): 908-912.

摘要

目的调查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律和特点,为有效应对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6年广州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20起,发病62 562例,死亡65例。未分级事件和传染病事件分别占总报告事件数的83.04%和93.04%,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198,P<0.05。事件发生场所为学校的占事件总数的74.41%,事件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1.08(0~168.41)d,首例病例发生时间至接报时间的中位数为6.32(0~86.72)d,两者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33,P<0.001。结论 2007—2016年传染病为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事件类型,主要发生场所为学校。报告时间越早,疫情持续时间越短,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早报告、早处置,以减少事件扩散范围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