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以加味大柴胡汤为研究对象,网络药理学为基础,研究不同煮散粒度对其水煎液中各种成分含量的影响及其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蒽酮-硫酸显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总多糖含量及芒果苷、柚皮苷、盐酸巴马汀、黄芩苷、汉黄芩苷为指标性成分,考察不同煮散粒度下加味大柴胡汤水煎液的化学成分;用CTD数据寻找加味大柴胡汤中5种化学成分的靶标基因构建“化学成分-靶标”图;通过GeneCards、OMIM、Drug Bank疾病数据库搜索糖尿病基因,将化学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标导入String数据库,其结果用Cytoscape软件进一步筛选得核心靶标和拓扑分析得蛋白相互作用(PPI)图;运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标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1)经分析不同粒度下加味大柴胡汤煎煮后化学成分存在差异。(2)不同粒度下总多糖含量不同,从高到低依次为粗粉、细粉、饮片及最细粉。其中粗粉、细粉、最细粉的总多糖含量约是饮片的1.2、1.15、0.93倍。(3)与正常饮片相比,粗粉与细粉中5种化学成分均有所增加,而最细粉中5种化学成分既有增加也有下降,其中粗粉中芒果苷、柚皮苷、盐酸巴马汀、黄芩苷、汉黄芩苷分别是饮片的1.19、4.02、1.57、2.38、1.83倍;细粉中分别是饮片的1.12、3.46、1.37、2.02、1.56倍,最细粉中分别是饮片的0.11、1.94、0.65、1.06、1.00倍。(4)加味大柴胡汤中5种化学成分对糖尿病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主要通过作用于PIK3CA、MAPK3、MAPK1、AKT1、PIK3R1等靶标以及癌症、乙型肝炎、癌症蛋白多糖、PI3K-Akt等信号通路达到治疗糖尿病作用。结论 (1)不同粒度下加味大柴胡汤煎煮后化学成分存在差异。(2)适宜的煮散粒度其化学成分远远高于普通饮片,经分析加味大柴胡汤中各药物粒度在2.00~4.75 mm条件下各化学成分含量最高。(3)加味大柴胡汤中的黄芩苷、盐酸巴马汀等5种成分可以通过多靶标(PIK3CA、MAPK3、MAPK1、AKT1、PIK3R1等)、多通路(癌症、乙型肝炎、癌症蛋白多糖、PI3K-Akt等信号通路)起到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
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