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人文”一词汇最早出现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与自然界的“天文”相对应。古人仰观天文,想要明了“刚柔交错”而知变守时,以指导社会活动,一如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认为的,“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我们体察人文的深刻内涵,目的也是要“化人”,精到而全面地规整人们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念,达到“有文明而各得其分”的目标,这与马克思当年憧憬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有着极大的相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