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激活条件对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atelet-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EVs)的粒径分布、浓度、蛋白质浓度和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志愿者全血经离心分离制备血小板悬液,将其随机均分为6组,其中1组为自身对照,其余5组分别采用胶原、二磷酸腺苷、凝血酶、钙离子载体、反复冻融法激活血小板,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和微囊泡,Western-blot法检测血小板来源标志物(CD41)、外泌体阳性标志物(CD9、CD81及TSG101)和阴性标志物(Calnexin),经透射电镜和纳米流式仪分别对PEVs进行形态观察、粒径分布和浓度检测,并检测PEXOs的蛋白质浓度及含量。结果 外泌体均表达CD9、CD81、TSG101,不表达Calnexin,外泌体和微囊泡均表达CD41;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呈双层膜的杯托状结构,而微囊泡表现为较不规则的膜状结构;纳米流式结果显示85%~95%的外泌体<100nm, 87%~94%的微囊泡分布在100~300nm。反复冻融组的外泌体和微囊泡浓度(205.67±65.27、102.73±15.48)都高于对照组(4.83±2.79、0.76±0.21)和其他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离子载体组的外泌体和微囊泡浓度(44.42±17.07、11.4±4.81)仅次于反复冻融组,高于对照组及其他3个实验组(P<0.05)。不同激活条件下PEVs在同一粒径分布范围的数量存在差异。反复冻融组PEXOs蛋白质浓度(1.11±0.51)高于对照组(0.32±0.39)、ADP组(0.41±0.31)和凝血酶组(0.38±0.37)(P<0.05),而其蛋白质含量(125.40±58.32)高于对照组(25.53±25.96)和其他3个实验组(ADP组37.21±15.73、凝血酶组36.28±24.18、钙离子载体组47.09±23.29)(P<0.05)。结论 血小板的激活条件影响PEVs的生物学特征,不同激活条件诱导的外泌体包裹蛋白质的能力可能和粒径大小密切相关。反复冻融法可以诱导血小板释放高浓度的细胞外囊泡,可能是一种理想的PEVs制备方法。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