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初步探讨近年来小儿便秘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2009~2019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小儿便秘的研究,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Excel数据库,对药物使用、性味及功效进行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计175首方剂,中药163味,共计频次1 894次。火麻仁、枳实、甘草、地黄、白术等十味药物为最常用药物。药物类别以补虚药为主;最常见药对为乌药-木香,玄参-麦冬,乌药-槟榔,玄参-地黄,麦冬-玄参,麦冬-地黄。三项关联中,麦冬、郁李仁→玄参,玄参、枳壳→地黄,麦冬、杏仁→火麻仁置信度最高。无论是药对或3味药物组合,显示行气药与行气药、滋阴药与滋阴药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结论 中药治疗小儿便秘疗效肯定,以标本兼治为原则;注重健脾补虚、理气运脾、泻下清热、导滞消积;临床治疗需重视“气”与“津”的指导意义。
-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