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作者:李金德; 刘惠珍; 伍业光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07): 1005-1007.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14.07.018

摘要

目的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经济发展指标来自1994—200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贫困生心理健康指标来自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等1998—2011年139篇(n=54 423)采用SCL-90的实证研究文献,利用横断历史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偏执2个因子均值与年代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5-0.17,P值均<0.05);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和敌对4个因子标准差与年代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8-0.25,P值均<0.05);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偏执的均值以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和敌对的标准差与5 a前人均GDP、城镇化、工资水平、教育经费投入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7-0.27,P值均<0.05);躯体化的标准差与城市和农村恩格尔系数、房价占工资比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80.20,P值均<0.05),而抑郁与城市恩格尔系数呈正相关(r=0.18,P<0.05)。结论贫困大学生部分心理健康因子有所改善,一些健康因子的内部差异在逐渐变小。经济发展是影响贫困大学生某些心理健康因子发展及其内部差异的重要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