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龙琥醒脑颗粒对脑循环及颅内微环境的影响,对其调节脑痉挛血管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80只成年SD雄性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蛛网膜下腔出血+龙琥醒脑颗粒组(SAH+LH组)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尼莫地平对照组(SAH+Nimo组),每组20只。每组各选取10只分别进行微循环监测和微透析。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大鼠模型,对基底动脉血管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运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检测脑循环血流;运用微透析法持续提取脑脊液,在线检验乳酸(Lac)、丙酮酸(Pyru)含量。结果 SAH+LH组、SAH+Nimo组与SAH组在7 d和14 d时基底动脉血管壁厚度均较对照组厚(P<0.01),SAH+LH组与SAH+Nimo组较SAH组同期变薄;SAH组基底动脉血管腔横截面积较空白对照组同期明显减小(P<0.01),SAH+LH组较SAH+Nimo组、SAH组同期明显减小(P<0.01)。SAH+LH组脑血流量在14 d时增加,但仍低于正常脑血流量。SAH+LH组脑脊液中Lac含量较SAH组在7 d、14 d时均较少(P<0.05);7 d时SAH+LH组脑脊液中Pyru含量与SA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4 d时则增多(P<0.05)。结论龙琥醒脑颗粒可以明显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其可能机制涉及通过改变脑循环及脑内微环境来达到保护神经细胞、减少继发性损伤的作用。
-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