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脉诊“十六字脉诀”探析

作者:张莉莉; 陈锐; 雷烨; 方心怡; 朱向东; 宋斌; 黄飞剑; 周毅德; 林轶群; 王强; 赵林华*
来源:中医杂志, 2021, 62(19): 1668-1673.
DOI:10.13288/j.11-2166/r.2021.19.003

摘要

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仝小林院士在传统脉诊的基础上提出"十六字脉诀",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水、位、肤、管、律(率)、神。其中阴阳者,统领六纲,提示主纲;表里者,定位浮沉,提示顺势而为;寒热者,定性迟数,提示正治;虚实者,揭示强弱,提示邪正盈亏;气看充盛与否,提示张力;血看流畅与否,提示血流状况;水看磅礴与否,提示燥湿;位定四焦,提示病位;肤显温湿,提示寒热润燥;管显老稚,提示脉管的弹性和僵硬程度;律(率)见调控,提示机体调节功能;神见气定,提示情绪。通过脉诊辅助临床辨慢病寒、热、燥、湿、郁、瘀、瘠、壅、老、虚"十态",作为"态靶辨证"下诊脉的重点,在诊脉、识脉、辨脉的基础上以期更准确地识态、辨态、调态,实现治疗的精准化。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