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随着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T2DM的发生及发展关系密切。肠道内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于人体糖脂及能量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调,影响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胆汁酸、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等代谢,引发慢性炎症反、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导致T2DM的发生和发展。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小肠化物”,阐释了小肠承接胃中水谷进行运转变化,继而分清别浊,在脾、肝、肾、膀胱等脏腑的帮助下,化生气血,濡养周身,并排出糟粕的重要过程。若小肠化物功能失常可以导致水谷精微不生,机体失于濡养,胃肠干涸,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生成,引发消渴。本文通过进一步认识肠道内菌群在T2DM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小肠化物”过程与T2DM的关系,为“小肠化物”理论提供科学内涵,并为中医药防治T2DM提供新的思路。
-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