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延安大学向东北迁移;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交通大学向西北迁移,这是两个不同时期的大学迁移,承担着不同的历史责任与使命,但却具有同样的精神与情怀,而这种精神与情怀又具有同样的核心与精髓,这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坚定信念。精神永续,生生不息,“西迁精神”是民族精神与延安精神的时代体现,是知识分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写照,也是延安整风运动中确立的高等院校社会需求办学逻辑的必然,对于新时期促进高等院校进一步深化改革,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