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CA和CCA分析博州草原优势蝗虫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作者:李金星; 管廷贤; 布仁代; 李荣才; 靳茜; 道尔洪·毕亚克; 张希永; 刘兴义; 任金龙*; 赵莉*
来源:草业科学, 2023, 40(05): 1378-1386.

摘要

蝗虫是新疆天然草地的重要害虫,其丰度受植被覆盖度、植被种类组成和海拔等多种生态因子影响。综合研究植被特征和环境因子能够较好地解释蝗虫和生境间的适应性。基于博州7种草地类型优势蝗虫分布和组成的研究结果,获取相关数据,进一步利用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和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分析蝗虫丰度与10个生态因子间关系,以明确植被(群落特征、覆盖度和优势植被种类组成)和海拔对蝗虫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植被覆盖度、植被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草地类型间差异显著(P <0.05)。豆科植物优势度在低地草甸、温性荒漠、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草甸草原和山地草甸间无显著差异(P>0.05),菊科、禾本科、藜科和其他科植物优势度在前6种草地类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基于CCA分析表明海拔和覆盖度对蝗虫丰度影响较大,植物群落均匀度对蝗虫丰度影响最小。基于DCA分析将25种蝗虫分为6个群落(群落Ⅰ~Ⅵ),其中群落Ⅰ和群落Ⅱ主要分布于荒漠类草地类型,其丰度受藜科植物优势度较大;群落Ⅲ~Ⅴ主要分布于草原草甸类,其丰度受豆科和禾本科植物优势度影响较大;群落Ⅵ主要分布于低地草甸中。整体而言影响蝗虫丰度的最为重要的生态因素是海拔,而影响6个群落丰度的重要生态因子不同,且与其所分布的草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