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3种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在玻璃化冻融囊胚移植周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中心接受玻璃化冻融囊胚移植的1 26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内膜准备方案的不同分为3组:自然周期组(A组,467个周期,首次解冻周期移植);人工周期组(B组,725个周期,首次解冻周期移植);降调节+人工周期组(C组,72个周期,首次解冻周期移植未妊娠再次行解冻移植者),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A组的女方年龄显著高于B组,体重指数显著低于B组,基础FSH、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B、C组(P均<0.05);A、B组的移植囊胚数显著低于C组(P<0.05)。A组优质囊胚率显著高于B、C组,B组显著高于C组(P<0.05)。3组间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早产率及活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囊胚数及移植优质囊胚数是临床妊娠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内膜准备方案并不是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于<35岁月经周期规律的患者行首次或再次玻璃化冻融囊胚移植时,不同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并不影响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