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脊柱结核患者外科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确诊脊柱结核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4∶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20例和验证集60例。根据术后1个月SSI发生情况,将训练集分为SSI组58例和无SSI组162例,验证集有17例发生SSI。比较训练集SSI组与无SSI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生化指标和手术指标。采用LASSO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最优预测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与无SSI组患者比较,SSI组患者年龄增大,肺结核病程和抗结核时间延长,病变节段和脓肿增多,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增加,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升高,手术时间和引流时间延长,切口长度增加,白蛋白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筛选出6个非共线性的独立预测指标。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病变节段≥2个(OR=1.568, 95%CI:1.321~1.896,P=0.001)、脓肿(OR=1.956, 95%CI:1.632~2.358,P<0.001)、切口长度≥10 cm(OR=1.342, 95%CI:1.124~1.776,P=0.003)、引流时间≥5 d(OR=1.745, 95%CI:1.402~1.963,P<0.001)、NLR≥3.5(OR=2.023, 95%CI:1.548~2.528,P<0.001)和白蛋白<35 g/L(OR=2.235, 95%CI:1.754~2.569,P<0.001)是SSI发生的强效预测因子。采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总分220分。内部验证Bootstrap法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95(95%CI:0.842~0.94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列线图预测训练集SS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5(95%CI:0.834~0.936,P<0.001)。外部验证验证集的AUC为0.839(95%CI:0.778~0.886,P<0.001)。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的预测概率与实际SSI发生率有较好的吻合性,决策曲线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列线图均有较好的临床获益比。结论 脊柱结核术后仍有较高的SSI发生率,病变节段、脓肿、切口长度、引流时间、NLR和白蛋白是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SSI发生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
单位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