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03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广西作为"东盟合作高地"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并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文化民族资源,在文化领域的对外传播中展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广西民歌作为广西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外传播不仅有利于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更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友好纽带。然而民歌翻译作为一门交叉型学科,可唱性歌曲的翻译涉及音乐学、美学、翻译学、文学等,翻译的难度系数较大。虽然目前已有不少歌曲翻译的研究,但是民歌的可唱性翻译这一领域却极少涉及。本文将以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对广西民歌的可唱翻译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以《歌仙刘三姐》及其翻译为案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