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确不同淹水时间下红树林土壤养分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异质性,可揭示环境变化对土壤元素组成的调控和反馈作用,为科学利用海岸潮间带土壤提供依据。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湛江红树林湿地不同淹水时间下土壤碳、氮、磷、钾含量与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低潮位土壤盐度与有机碳、氮、磷、钾含量均显著(P<0.05)低于高潮位,降幅分别为78.5%、89.4%、79.4%、54.2%和31.5%。随着淹水时间的增加,土壤可溶性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减少83.1%、79.6%、82.7%和53.8%。土壤C:N、C:P、C:K、N:P比均表现为高潮位>中高潮位>中潮位>低潮位>中低潮位,其比值分别介于48.00~117.20、1.00~6.47、0.08~0.65、0.02~0.06,属弱变异,氮是研究区土壤限制性养分因子。冗余分析表明,溶解性有机碳是影响生态化学计量比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可解释其81.1%的变化率。淹水时间的变化对湛江红树林湿地表层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变化产生了显著影响,随淹水时间增加土壤质量总体呈衰退态势,建议可适当增加研究区湿地土壤氮元素供给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红树植物造林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