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人类的早期发展来看,数学起源于人类实际生活的需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常常需要对网络、文本、声音、图像等反映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这使数学的研究领域与应用领域得到极大拓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可见,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和领会,更重要的是应用,这已成为广泛共识。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但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速率直线前进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和同一年龄阶段不同方面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人的语言、思维等方面的发展都存在不同的关键期,而应用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是青少年时期。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强调:如果人在关键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间。所以,培养小学生的应用意识迫在眉睫。为此,本刊结合第十七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数学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应用意识"主题活动(详见封二报道),继第3期组织了"应用意识研究"专辑后,本期又策划了"应用意识研究"专辑(续),希望对大家更深入地研究应用意识有帮助。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