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AMS的太原市冬季PM2.5组成与来源研究

作者:刘淑丽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2(03): 698-705.
DOI:10.13451/j.cnki.shanxi.univ(nat.sci.).2019.04.23.002

摘要

为探究太原市冬季PM2.5成因,利用位于太原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的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结合气象数据,对2019年1月1日-1月31日期间的PM2.5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定量评估研究期间PM2.5的源贡献率。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太原市PM2.5日均浓度达到110μg/m3,PM2.5的颗粒类型主要由有机碳颗粒、混合碳颗粒和元素碳颗粒组成,其中,有机碳颗粒占比(34.7%)最高;PM2.5污染的主要贡献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工艺,占比分别为27.8%、19.7%和17.8%,特别是在PM2.5质量浓度较高时段,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对污染的贡献较大,因此太原市冬季PM2.5污染控制应以燃煤、机动车尾气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