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史家",经由报人梁启超的诠释,为报业提供了"史家精神"的理念,但是这也只是报人的一种自说自话。"史家"在梁启超的文本当中已不再发挥"取鉴资治、垂训道德"的功能,而是成了"民史""公史"与"社会史"的代言人。"史家精神"的极端言论是政治宣传的一种手段,同时也反映出彼时梁启超的极端政治主张。这种自说自话、不顾社会后果的做法反而使革命的思想得以传播,同时也难以实现任公的"真理必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