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康德以先天认识结构来解释现象界,将主体理性推向了高潮。但康德对主体的分析始终存在困难。一方面,康德始终不能解释意识到自我的同一性的那个意识的来源,只能将其作为终极的统觉;另一方面,康德在推崇主体的同时,在认知的层面将他人降格为被认识的“物”。真正的他人在康德的经验形而上学中销声匿迹,暗示了其经验形而上学与道德哲学的断裂。康德哲学隐含的这两个问题,实际上都是以“反思”为主导的认识论思路导致的。海德格尔以含义更广的生存论克服狭隘的认识论,以共在作为此在的生存结构克服主体主义,使得主体结构不再封闭,而是向着世界与他人敞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