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特征分布及寿命损失时间趋势情况,为防治乳腺癌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2021年湖州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监测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率、潜在减寿年(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WPYLL)等指标,了解乳腺癌死亡分布特征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运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乳腺癌死亡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21年湖州市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从2012年的5.43/10万上升至2021年的7.10/10万,APC为3.98%,呈上升趋势(P<0.05);标化死亡率从3.98/10万上升至5.19/10万,APC为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最早出现在18岁,死亡率主要从30岁以后逐渐增加,并在55~59岁组出现第一个小高峰(13.08/10万),在80~84岁年龄组死亡率达到最高峰(23.38/10万),其中70~74岁组死亡率随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APC=7.57%,P=0.016)。乳腺癌死亡造成的PYLL为9 985人年,PYLL率从2012年的0.66‰上升至2021年的0.77‰;WPYLL为6 267人年,WPYLL率从0.43‰上升至0.44‰,变化趋势不明显。女性乳腺癌PYLL率、WPYLL率均随年龄增长先升后降,高峰在50~54岁,分别为1.90‰和1.30‰。结论 2012—2021年湖州市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因患乳腺癌最早死亡的为18岁,50~54岁中年女性为高危人群。女性乳腺癌造成的PYLL、WPY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加强对青少年女性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中年女性的“三早”预防的宣传教育,及早治疗乳腺相关疾病,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减少癌前病变,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