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直径大小穿刺针穿刺纤维环建立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差异,选择最佳直径穿刺针。方法 SD大鼠40只,18 G穿刺针穿刺Co5/Co6,21 G穿刺针穿刺Co7/Co8,25 G穿刺针穿刺Co9/Co10,其中Co6/Co7,Co8/Co9不穿刺作为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2、4、6周通过X线计算椎间隙高度指数(DHI),MRI行Pfirrmann评分,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qPCR检测髓核中Ⅱ型胶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蛋白多糖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8 G组术后2、4、6周的DHI%及Pfirrmann评分,各个时间点的病理评分、mRNA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1 G组术后4、6周的DHI%、Ⅱ型胶原及Aggrecan蛋白多糖mRNA表达,2、4、6周Pfirrmann评分及HE染色评分,各个时间点的甲苯胺蓝染色评分及HIF-1α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 G组术后4、6周Ⅱ型胶原酶及Aggrecan蛋白多糖、HIF-1α mRNA表达,6周Pfirrmann评分及病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 G组与21 G组比较,术后4、6周的DHI%、Pfirrmann评分、病理评分及HIF-1α mRNA表达,各个时间的Ⅱ型胶原、Aggrecan蛋白多糖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 G组与25 G组比较,术后6周的DHI%及HIF-1α mRNA表达,术后4、6周的Pfirrmann评分、病理评分、Ⅱ型胶原、Aggrecan蛋白多糖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 G组与25 G组比较,术后2、4、6周的DHI%及Pfirrmann评分各个时间的病理评分及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直径21 G穿刺针穿刺SD大鼠尾椎椎间盘可建立稳定可靠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建模2周后的动物模型适用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
单位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