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像技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断为结直肠癌肝转移行同期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肝磁共振(MRI)确定肝转瘤数量,术中ICG荧光显像联合腹腔镜超声(LUS)定位肿瘤,引导切除或射频消融。术中ICG荧光显影肠壁血流灌注情况,决定是否修改预判的肠横断面位置。术后1年随访患者复发率与病死率。结果:共确定肝转移瘤170枚,手术切除病灶117枚,射频消融病灶53枚。术前肝MRI确定肝转移瘤131枚(77.06%),LUS确定肝转移瘤134枚(78.82%),ICG荧光成像确定肝转移瘤127枚(74.71%),LUS联合ICG荧光成像确定肝转移瘤170枚(100%),仅被ICG荧光成像确定的肝转移瘤为36枚(21.18%)。手术切除的91枚荧光成像的病灶边缘距离肝被膜的深度为0.41 cm(0.0~0.8 cm),肿瘤最大长径平均2.19 cm(0.4~12.5 cm)。134枚经LUS确定的病灶距肝被膜的深度平均为2.05 cm(1.0~3.6 cm),肿瘤最大长径平均3.76 cm(0.5~12.5 cm)。肠横断面位置修改率为10.64%,未发生吻合口漏,术后1年复发率为10.64%,病死率为2.13%。结论:ICG荧光显像术中能探测到肝MRI与LUS漏诊的肝转移病灶,有助于肿瘤的彻底清除,有助于选择肠管吻合的最佳位置。

  • 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