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抗RhE合并抗Rhc抗体导致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住院治疗的1例RhE合并Rhc溶血病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抗RhE合并抗Rhc抗体所致HDN的相关文献,分析该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监护人对本例患儿的诊治均知情同意。结果 (1)本例患儿临床资料:女性,G5P3,出生胎龄为31+2周。因“未足月胎膜早破19 d,频发胎心减速”剖宫产术娩出,生后14 h出现发热、反应差、黄疸、贫血,血培养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ESBL+),血清总胆红素(TBil)增高达换血阈值。患儿血型为O型Rh(CcDEe)、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其母血型为O型Rh(CCDee)。对本例患儿采取换血、输血、强光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及抗感染等治疗,于生后37 d治愈出院。其主要出院诊断为Rh血型不合HDN(RhE合并Rhc),新生儿败血症(宫内感染)等。门诊随访至生后24个月龄,患儿智力、运动发育正常。(2)文献检索结果:按照本研究检索策略,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14篇,涉及14例RhE合并Rhc HDN患儿,出生即存在贫血、黄疸,黄疸进展快,DAT阳性,及时予光疗、换血等治疗后,黄疸消退。对部分患儿的随访结果显示,未发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对于母亲检出血清不规则抗体,新生儿出现贫血、黄疸,并且出现时间早、进展快,需对患儿进行稀有血型不合溶血病筛查。对RhE合并Rhc HDN患儿,若采取早期积极治疗措施,患儿预后良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