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灌注指数(PI值)和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在极早产儿(28~32周)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新生儿收治的84例胎龄28~32周早产儿,按生后5d的心脏彩超检查分为小型动脉导管未闭组(12例)、中型动脉导管未闭组(14例)、大型动脉导管未闭组(12例)和对照组(46例)。分别监测各组患儿生后5d脉搏血氧监测仪器上PI曲线稳定后6s内的PI值和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四组的PI值和SpO2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的SpO2分别与小型动脉导管组、中型动脉导管组和大型动脉导管组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极早产儿的PI值,小型动脉导管未闭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中型动脉导管未闭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大型动脉导管未闭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血氧饱和度对诊断极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无参考意义,极早产儿的PI值可对早期诊断极早产儿大型动脉导管未闭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