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失独家庭帮扶人员的应对方式在共情与替代性创伤(VT)中的中介效应。方法:2019年10-12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350例武汉市失独家庭帮扶工作人员,共获得有效问卷316份。采用救助者替代性创伤问卷评估VT(认知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生活信念和生理反应);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评估共情能力(观点采择、个人痛苦、共情性关心和想象力);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估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Pearson相关性分析应对方式、共情和VT之间的相关性,Bootstrap分析应对方式在共情和VT中的中介效应。结果:316例失独家庭帮扶人员VT总平均分为75.44±8.88分,观点采择、个人痛苦、共情性关心、想象力、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平均分分别为10.31±2.34分、6.84±1.63分、15.86±3.48分、14.10±3.52分、26.47±4.41分、19.72±3.54分。观点采择、个人痛苦、共情性关心、想象力和消极应对与VT呈显著正相关性(r=0.287,0.324,0.305,0.216,0.484;P<0.05),积极应对与VT评分呈显著负相关性(r=-0.426,P<0.05),观点采择、个人痛苦、共情性关心和想象力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性(r=0.309,0.487,0.386,0.244;P<0.05),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性(r=-0.246,-0.436,-0.390,-0.215;P<0.05);消极应对方式、共情性关心和个人痛苦对VT具有正向预测作用(t=6.086,3.778,2.826;P<0.05),积极应对方式对VT具有负向预测作用(t=-2.213,P<0.05);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共情和VT中的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40和0.126,占总效应比例分别为9.39%和29.58%。结论:失独家庭帮扶人员的应对方式和共情均可以影响VT发生,临床可通过提高应对积极性,控制共情,减少VT发生。
-
单位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