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白内障手术效果观察

作者:张蕾; 谭荣强; 周家承; 吴林彬; 郑春昌
来源:眼科新进展, 2014, 34(07): 684-686.
DOI:10.13389/j.cnki.rao.2014.0188

摘要

目的观察梅毒螺旋体感染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57例(57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前房反应,并与同期一般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3例(63眼)相比较。结果梅毒感染组术后1 d、3 d、1周最佳矫正视力≥0.4病例为15例、20例、52例,一般老年性白内障组术后1 d、3 d、1周最佳矫正视力≥0.4病例为56例、60例、62例,术后两组间视力比较,术后1 d、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两组间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和1 a时两组视力差异再次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3 d、1周梅毒感染组Tyndall征阳性57例、28例、2例,前房纤维素性渗出20例、13例、0例,角膜水肿49例、15例、0例;一般老年性白内障组房水Tyndall征阳性为11例、1例、0例,前房纤维素性渗出为5例、0例、0例,角膜水肿为6例、4例、0例。两组间比较术后1 d、3 d Tyndall征阳性、前房纤维素性渗出、角膜水肿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发病率梅毒感染组高于一般老年性白内障组(P<0.05)。结论梅毒螺旋体感染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安全、有效,但需要早期积极控制葡萄膜炎并警惕神经梅毒存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