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DWI的ADC与rADC在乳腺疾病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比较

作者:徐琳; 汪登斌; 王丽君; 罗冉
来源:放射学实践, 2014, 29(10): 1103-1107.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14.10.002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的定量分析在确定乳腺病变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220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1临床拟诊良、恶性肿瘤的患者;2乳腺MRI检查后在本院进行手术或粗针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的患者;3乳腺MRI检查前未进行活检及各种干预性措施的患者;4病灶截面积≥25mm2者;5患者乳腺纤维腺体组织为ACR分型中Ⅱ~Ⅳ型(即纤维腺体体积≥25%者)等的病例进行乳腺MRI的扩散成像(DWI)序列诊断价值的前瞻性研究。所有病例术前均接受MRI检查,包括DWI(b=800s/mm2)。测量患者的病灶、对侧胸肌、同侧及对侧正常纤维腺体的ADC值,并计算2个相对表观扩散系数值,即rADC1=病灶ADC值/对侧正常纤维腺体ADC值和rADC2=病灶ADC值/对侧胸大肌ADC值,比较ADC与r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220例病灶中良性病变105例,恶性病变115例。当病灶ADC值的良恶性诊断阈值为1.20×10-3 mm 2/s时,曲线下面积为0.923,其敏感度为88.7%,特异度为87.6%,诊断准确率达88.2%。当rADC1值的诊断阈值为0.70时,曲线下面积为0.834,其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79.0%,诊断准确率达80.9%。当rADC2值的诊断阈值为0.81时,曲线下面积为0.873,其敏感度为83.5%,特异度为78.1%,诊断准确率达81.0%。结论:DWI表观扩散系数(ADC)与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的定量分析在确定乳腺良恶性病变性质中的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当b值相同时,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于乳腺疾病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特异性高于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其敏感性两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胸大肌作为参照,其诊断价值与正常纤维腺体相当。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