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陈望道先生的《共产党宣言》系国内首个全译本,作为最早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并产生重大影响的纲领性著作,其翻译与传播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热点。当前研究对其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关注较多,对译本生成的社会及翻译场域关注不足,对译者陈望道的社会学分析也鲜有着墨。本文在布迪厄理论视角下考察《共产党宣言》译本的历时空间迟滞与共时空间共振,分析译者陈望道的修辞"惯习"与文体"惯习"的生成及其多元内部资本的累积与多元外部赞助系统的推动,探讨译者与翻译场域互动过程中的"幻象"生成与"信仰"构筑及其演变历程,为《共产党宣言》译本及译者研究提供新的社会学视角。

  • 单位
    同济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