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藏式建筑是藏族人民在雪域高原上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不仅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也体现了藏族人民对自然和宗教的信仰。藏式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汉文化交流的见证。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藏式建筑,我们需要从古籍中寻找其文化之根,探索其发展演变和风格特征。一、引言(一)研究背景藏式建筑是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宗教和地理环境。藏式建筑不仅包括佛教寺院、宫殿和城堡,还包括民居、桥梁和碉楼等各种形式。藏式建筑的特点是结构坚固、造型简洁、色彩鲜艳、装饰丰富,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藏式建筑的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古雍仲王朝时期。在这一时期,藏族人民开始建造木结构的宫殿和城堡,形成了藏式建筑的雏形。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发展,藏式建筑逐渐融合印度、尼泊尔和中国等地的建筑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式佛教建筑。在元明清三代,藏式建筑受到汉族和蒙古族等民族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创新。到了20世纪,藏式建筑也开始吸收现代建筑的技术和理念,展现更多的多样性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