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和危险因素,以方便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可行依据。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来自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9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所收治的208例进行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的患儿,对所有患儿进行临床资料的总结,研究出现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同时调查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并总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08例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儿中,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51例,占24.52%;对于51例患儿中分离出病原菌69株,通过分析和总结可以得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9株,占71.01%,除此以外,还有革兰阳性菌18株,占26.09%,真菌2株,占2.90%,进一步分析,革兰阴性菌主要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共36株,占52.17%;总结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和分娩方式、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胎龄、出生体重、插管次数、生后1min Apgar评分以及存在肺内原发疾病等有关,经过Logistic Regression逻辑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剖宫产分娩、机械通气时间超过3d、胎龄超过37周、插管次数超过2次、生后1min Apgar评分超过7分、存在肺内原发疾病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致新生儿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并主要表现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而导致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表现为多个方面,需临床采取措施进行综合干预,可有效保证新生儿的安全性。

  • 单位
    锦州市妇婴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