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旅游干扰越来越多地对原生植物群落产生了影响,为了揭示游步道两侧湿地植物群落对旅游干扰响应过程,进而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以游步道两侧湿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开展植物群落的野外样方调查,并使用重要值、生物多样性指数等,分析了大九湖湿地游步道两侧的主要植物群落及其优势种、旅游干扰对游步道两侧典型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及结构等影响。结果表明,游步道两侧植物群落主要有四大类23个植物群落类型,并包括58个优势植物种。旅游活动干扰导致了游步道两侧局部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出现了中生植物群落。旅游活动干扰也已经导致游步道边缘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升高、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物种相似度下降、生产力显著降低,但其影响范围集中在游步道两侧10 m以内。同时,距游步道越近,相邻梯度植物群落内物种相似度显著降低,游步道边缘的植物种类组成更趋向于干化。旅游活动干扰也制约了阿齐苔草(Carex argyi)、庐山藨草(Scirpus lushanensis)等成为游步道两侧植物群落的优势物种。此外,游步道两侧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对旅游活动干扰的耐受性不同,其响应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苔草群落、拂子茅—地榆群落、羊茅群落。
-
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