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兰茂牛肝菌(Lanmaoa asiatica)为云南名贵的野生食用外生菌根真菌,在纯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极其缓慢.为进一步了解与兰茂牛肝菌纯培养菌丝生长相关的物质,本文同时运用核磁共振(1H-NMR)、气相质谱(GC-MS)和液相质谱(LC-MS)3种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纯培养35 d的菌丝体(J35)及其着生组织块(Z35)的小分子差异物质.研究结果表明,Z35与J35比较,有232个差异物质,其中谷氨酸等131个物质显著或极显著上调,而且4-氨基丁酸、琥珀酸、延胡索酸等12个物质仅在菌丝体中检测到. 131个上调的物质富集到了26条通路,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通路,丁酸通路,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通路.谷氨酸是链接三条通路的枢纽物质,4-氨基丁酸、琥珀酸、延胡索酸是丁酸通路的三大关键物质.丁酸通路是各条通路的核心,谷氨酸、4-氨基丁酸、琥珀酸、延胡索酸通过丁酸通路进入到营养代谢的中心(TCA循环),为菌丝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谷氨酸等232个差异物质,对菌丝体生长可能起着一定的调控及促进作用.以上研究为兰茂牛肝菌的人工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云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