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十八大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分界线,对学术界如何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梳理。关于提炼角度问题,主要是如何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进行提炼的问题。十八大之前的提炼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缺少优先提炼社会主义国家核心价值观的意识问题;二是忽视从公民个人角度来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问题;三是揭示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价值观内容存在残缺不全的问题。十八大"24字"的科学性在于既把国家、社会和个人方面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提炼出来,又把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组合成了一个整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因如此,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社会与个人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成了正确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问题。我们认为所谓十八大"三个层面"割裂了事务内在要素相互联系的说法,有失偏颇,"三个层面"的说法并非只看局部不看整体。关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不应该把已经具有明确归属的内容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围,以免产生混淆界限的认识问题,例如"求真务实、以人为本"。要用"被包容、可拓展"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一些重要元素没有被纳入"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例如"创新""生态文明"等要素。关于核心价值观的文字表述形式,我们阐述了"一字式""二字式"和"四字式"三种表现形式,认为这三种形式各有特点,关键要看什么表述什么样的内容了。关于今后如何继续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认为要充分认识十八大"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要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开展正常的学术探讨,做好整体协调、有序推进的提炼工作。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