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学特点、危险因素及降钙素原(PCT)、CD64、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武汉爱尔眼科汉阳医院治疗的白内障术后非感染性眼内炎患者497例为非感染性眼内炎组,转诊至医院的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25例为感染性眼内炎组。分析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学特点,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PCT、CD64、bFGF mRNA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CD64、bFGF mRN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预测价值。结果 25例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共分离病原菌31株,共分离病原菌31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比48.39%;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30 min、晶状体类型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性眼内炎组血清PCT水平、全血CD64水平、泪液bFGF mRNA水平较非感染性眼内炎组更高(P<0.05); PCT、CD64、bFGF mRNA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敏感性为92.00%,特异性为90.14%,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学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分析危险因素可为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联合检测PCT、CD64、bFGF mRNA有助于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诊断。
-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