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脑损伤和非脑损伤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分析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6月入住本院新生儿科、符合入选标准的27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头颅MRI表现将早产儿分为脑损伤组(84例)和非脑损伤组(190例)两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对脑损伤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为30.66%(84/274),Apgar评分1 min≤7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胎膜早破为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P=0.001、0.023、0.029),剖宫产是早产儿脑损伤的保护性因素(P=0.003)。脑损伤组早产儿惊厥、呼吸暂停、喂养困难、低甲状腺素血症、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脑损伤组(P<0.05),静脉营养持续时间和住院天数较非脑损伤早产儿显著延长(P<0.05)。结论围生期窒息、感染、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均为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临床表现不局限与神经系统,对有上述病史和临床表现的早产儿需及早干预,动态随访,改善脑损伤早产儿预后。

  • 单位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