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对88例结直肠癌患者、74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以及6对组织标本(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D3阳性T细胞表面PD1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检测和分析。采用小鼠源性CT26结肠腺癌细胞株皮下种植构建结直肠癌荷瘤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后5、8、11、14、17、20 d小鼠脾脏和移植瘤组织中PD-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PD-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健康志愿者[(29.25±9.37)%比(19.35±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75,P<0.01),且在肿瘤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Duke分期较高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PD-1阳性表达率的上调更明显。结直肠癌组织中PD-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2.38±12.28)%比(24.72±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3,P<0.01)。荷瘤820 d,脾脏来源的PD-1阳性表达率由(52.83±6.17)%上调至(77.30±6.84)%,移植瘤来源的PD-1阳性表达率由(60.43±2.77)%上调至(90.47±4.31)%。结论成熟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展存在相关性,其特异性高表达可能促进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
-
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