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并分析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术后髋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一步探讨其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我院小儿外科并确诊为单侧DDH且行手术治疗患儿30例,术后随访时现场测量患儿髋关节活动度,并将测量结果和日常生活活动中髋关节活动度需求进行对比,明确日常生活活动受限情况。采用Severin评估标准对影像学进行评估,并对髋关节疼痛、再脱位、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进行记录。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04±0.12)年。患儿术侧髋关节屈曲[(106.93±23.37)°vs.(125.67±10.57)°]及内旋活动度[(47.17±18.37)°vs.(56.77±14.40)°]较非术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侧髋关节外展及外旋活动度与非术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7%的患儿主要表现为下蹲活动的受限,20%~30%会伴有捡东西、穿裤子等日常生活活动障碍。影像学评估Severin I级6例,II级20例,总体优良率为86.7%。髋关节疼痛、再脱位、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分别为6.7%、6.7%、13.3%。结论 DDH术后早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影像学结局,但髋关节运动功能并未完全恢复,主要表现为髋屈曲和内旋活动范围不足,进一步会影响下蹲、穿裤子、捡东西等日常生活活动,这对确立此类患儿康复目标与精准康复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