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老龄化的几点公共政策思考

作者:柯金玲; 陈云龙; 杨李幸子; 杨华磊
来源:中国发展, 2021, 21(03): 45-52.
DOI:10.15885/j.cnki.cn11-4683/z.2021.03.007

摘要

伴随着人口世代更迭,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以及由其带来的长寿风险。为降低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系统的冲击,学者们在退休、养老制度以及生育政策等方面展开探讨,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面对不同的学术观点,围绕在上述方面的争议,作者提出面对扑面而来的老龄潮,短期为分散养老潮,降低改革阻力和减缓养老潮对社会经济系统的负面冲击:其一,在实行普遍延迟退休之前,需先实施逐步或者弹性延迟退休;为实现逐步和弹性延迟退休之前的初始公平性,需先实行分类延迟退休。其二,更替养老制度,创新养老模式:在全球化和和开放的视野下,增加养老金的积累效应,提高养老金的收益;变传统散养的养老模式为集中供养,注重城乡在生产和养老上的分工,把农村打造成养老天堂,进而提高养老生产率水平。长期,由于延迟退休效应、基金制养老制度效应的衰减以及提高养老生产率水平的人口基础丧失,唯有通过放开生育,才能迎接未来普遍延迟退休之后60后婴儿潮引发的养老潮以及不断加深的老龄化,而生育力量能否精准释放和生育的养老目标能否实现依赖于社会制度建设,如人口金融的开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