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规模宏大的吐峪沟石窟寺遗址群,是丝绸之路上西域与河西地区、内地佛教艺术交流的实证。伴随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和系统清理工作,洞窟形制、组合、壁画题材等与佛教石窟寺建筑和艺术相关的内容逐渐清晰。但是目前对晋唐时期石窟寺内先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探索还较少,尤其是与先民生存密切相关的植物资源。本文重点关注该遗址中发现的果实与蔬菜类园艺植物。植物遗存鉴定结果表明,共有11种果蔬植物出土。其中的8种水果类分别为苹果属(Malus sp.)、新疆梨(似)(Pyrus cf. sinkiangensis)、杏(Armeniaca vulgaris)、桃(Amygdalus persica)、枣(Ziziphus jujuba)、沙枣(Elaeagnus sp.)、葡萄(Vitis vinifera)、哈密瓜(Cucumis melo);核桃(Juglans regia);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和瓠子(Lagenaria siceraria var. hispida)。当地先民可能栽培以上果蔬植物,并采集其果实作为食物。对于枣和葫芦,先民进一步加工利用其副产品,如将多个枣核钻孔,连成串珠;或将木质化葫芦果皮作为书写材料或制成圆形象棋棋子。多种果蔬植物出现及其多样化利用方式,表明高昌先民已经熟悉园艺业种植和认识不同植物种类的利用价值。这些信息对了解丝绸之路开通背景下果蔬类植物的来源以及在吐鲁番地区的汇集,探讨园艺作物在先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追溯吐鲁番地区园艺业发展历史和形成过程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