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为胫骨髓内钉入路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安庆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54例胫骨干骨折患者资料,均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髌上入路组(25例)和髌下入路组(2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中二次位移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改良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胫骨干骨折Johner-Wruhs功能评分。结果 髌上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95.8±8.5)min、(77.6±12.5)mL、(100.5±10.6)d,与髌下入路组的(98.8±9.5)min、(80.7±14.6)mL、(103.6±11.4)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髌上入路组术中透视次数为(17.2±3.5)次,少于髌下入路组的(22.2±5.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9,P<0.001);髌上入路组术中二次位移发生1例,少于髌下入路组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5,P=0.028);术后6个月随访,髌上入路组髌骨膝前疼痛发生率、胫骨干骨折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92%,优于髌下入路组的3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5、4.392,P=0.028、0.036);髌上入路组术后6个月改良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90.5±8.8)分,高于髌下入路组(79.6±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6,P<0.001)。结论 与髌下入路组相比较,髌上入路可避免切开髌腱等组织,降低术中二次位移率,减少髌前疼痛发生,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高,能够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