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对不同性质冠状动脉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4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二科住院并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35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及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并接受选择性CAG检查的56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将所有患者分为钙化斑块组(n=14)、非钙化斑块组(n=34)和混合斑块组(n=42)。比较三组人口学资料、入院时心率、入院时血压、既往史、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指标、CT-FFR及血流储备分数(FFR)。以FFR≤0.80作为诊断病变特异性缺血的“金标准”,绘制ROC曲线以评价CT-FFR对不同性质冠状动脉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的诊断价值;采用相关系数分析FFR与CT-FFR诊断不同性质冠状动脉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结果的一致性,绘制Bland-Altman图以分析CTFFR与FFR诊断不同性质冠状动脉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三组年龄、入院时舒张压、有糖尿病史者占比、有高血压史者占比及入院时血肌酐(S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T-FFR≤0.80诊断为病变特异性缺血。在冠状动脉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患者中,CT-FFR诊断病变特异性缺血的灵敏度分别为55.55%、72.22%、75.00%,特异度分别为20.00%、81.25%、55.55%,正确率分别为42.86%、76.47%、66.67%。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FFR诊断冠状动脉钙化、非钙化、混合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的AUC分别为0.40[95%CI(0.07,0.73),P=0.549]、0.75[95%CI(0.58,0.93),P=0.011]、0.66[95%CI(0.48,0.84),P=0.08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FR与CT-FFR诊断冠状动脉钙化、混合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结果均无线性关系(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患者:R2<0.01,P=0.926;冠状动脉混合斑块患者:R2=0.07,P=0.102),FFR与CT-FFR诊断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结果的一致性良好(R2=0.19,P=0.011)。Bland-Altman图分析结果显示,CT-FFR与FFR诊断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的所有散点基本在平均差值的95%CI内,说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性小。结论 CT-FAR对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对冠状动脉钙化、混合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的诊断价值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