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腹直肌前鞘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经腹腹直肌前鞘悬吊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的术后分期及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测量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术后6、12个月时的阴道前壁中线距处女膜3 cm处(Aa点)、阴道顶端或前穹窿到Aa点之间阴道前壁上段中的最远点(Ba点)、宫颈或子宫切除后阴道顶端所处的最远端(C点)、有宫颈时的后穹窿位置(D点)、阴道后壁中线距处女膜3 cm处(Ap点)、阴道顶端或后穹窿到Ap点之间阴道后壁上段中的最远点(Bp点)至处女膜的距离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术后12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85.71%。结论经腹腹直肌前鞘悬吊术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易学,安全可靠,且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