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态Mg-Nd-Zn-Zr镁合金用腐蚀剂比较

作者:王朋; 龙思远; 杨承志; 姜浩
来源:金属热处理, 2016, 41(06): 168-172.
DOI:10.13251/j.issn.0254-6051.2016.06.040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腐蚀剂腐蚀后的Mg-Nd-Zn-Zr镁合金铸态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Mg-NdZn-Zr合金的铸态组织主要由α-Mg和晶界处的Mg12(Nd,Zn)两相组成,另外还有小块状Mg12(Nd,Zn)相及近圆形的富Zr相区域。1号传统腐蚀剂(4 m L硝酸+96 m L乙醇)可较好显示组织;经2号腐蚀剂(12 g苦味酸+80 m L乙酸+80 m L蒸馏水+350 m L乙醇)腐蚀5 s和10 s后,组织发黑,晶界不明显,但可部分显示出富Zr相区,延长腐蚀时间到20 s,晶粒显现出来,发黑现象得到缓解,富Zr区域明显,但晶界附近出现大量气泡;3号腐蚀剂(60 m L乙二醇+20 m L乙酸+19 m L蒸馏水+1 m L硝酸)腐蚀组织表明,其对晶粒的显示效果明显好于2号,然而很难观察到富Zr区域。

  • 单位
    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