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出现了"空心村"现象。安徽作为传统农业大省,也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空心村"表现出显著的人口空心化和地域分异特征;"空心村"不仅浪费土地资源、影响土地利用效率,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农村社会风险。安徽省"空心村"形成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规划管理欠缺、较弱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法律制度的缺陷和传统观念影响,为此,"空心村"治理要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分层分类实施乡村振兴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法律制度、提高农民思想意识和乡村治理参与度。
-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